您好!歡迎登錄水木春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劉婷:以“綠色產業基金”為探索的綠色產業金融實踐
發布時間:
2024-01-08 18:06
來源:
作為一名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從業者,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和二級市場證券投資的投資邏輯很多時候還是有較大差別的,一級市場的確需要更遵循價值投資的本質。我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我們的所有投資歸根結底最根本的邏輯只有一條,就是建立在“國興”基礎之上。我們要做的不是去買彩票、去算命,而是去參與、去創造,通過讓資本發揮相對優化的配置來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從而共享發展的紅利。一個投資機構或投資人的成就上限,很多時候不僅僅取決于個人的努力,更是靠時代的機遇以及你所在的土地,如果一個投資人的職業生涯趕不上大的時代進程,那么一定不會有大成就。投資機會很多,但巨大的投資機會都是以十年為周期計算的,這里換算成資本的統一評判維度就是資本效率高低。我認為新能源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個可以通過資本的合力創造巨大資本效率的產業,甚至不單是催生一個產業的發展,更會滲透到很多細分子行業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一個相當長周期的時代給予的紅利。在這樣一個明顯的歷史機遇下,要不要參與進來,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所以構建綠色產業基金并不是眾多投資方向中的隨便選題,而是一個自上而下思考之后的頂層主線,在當前也是合適的時機要去做的事情。
我們一直秉承FBI產業升級模式指導下的產業投資布局,“以產業為根基、以商業為媒介、以科技為支點、以金融為動力”,構建“協會聯盟+專家智庫+創新圈層+基金賦能+政府園區”五位一體的產業發展共同體,逐漸形成產業集群,構建產業賦能優勢。這樣的產業集群,本質上就是圍繞中國的核心創新圈層做些事情。
發起新能源產業基金自上而下的驅動原因就是當下的投資機會是幾十年才有的機遇。“雙碳”目標,世界多國已經實現碳達峰,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全球局勢成為倒逼我們轉型的動力,能源結構的制高點更是中國從大國競爭博弈中勝出的核心戰略資源。在中國,投資的政策驅動是最為核心的指標之一,目前政策的指向性無需多言,接下來,我們定量地來看一下新能源領域投資的機會。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僅占15%,2025年有望超過20%,2060年更有望達到80%左右,未來甚至將誕生體量超130萬億的巨大市場。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測算,到 2060 年新能源產值將占據GDP增長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能源供應的主力軍,產業總體將為GDP貢獻超過58%的增長,每年提供3%-4%的GDP增速,為增速重返8%注入新的活力,也就是說未來我們要回到GDP年增8%,其中全國GDP增長的一半將由新能源來提供。
再來看一下投資新能源、碳中和的核心驅動是什么,也就是究竟投什么。我們回到投資的基礎邏輯,也就是資本效率。一級市場股權投資,流動性不好,犧牲流動性必然要追求更高的資本效率。投什么,就是要投向資本效率高的方向。我們常說要投新技術,但能源方向除了技術以外,天然還有規模效應,如果技術本身在產業發展的各項要素中權重沒有那么大,那么可能投下去就沒有意義。然而,根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數據顯示,技術進步將是“碳中和”的核心驅動力,未來10到30年內,科技進步是中國碳減排最主要的貢獻因素,其次是能源結構。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是如果要投資新能源,其中非常核心的一塊就是要投新能源的科技創新。
說了天時,我們再來看看地利。中國創新實力提升的潛力巨大,已經確立了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中國創新指數排名2013年起連續9年穩步上升,創新能力和創新產出在2021年度就已位列第12位。疫情以來,電氣設備領域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仍在不斷擴大。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從1996年起迅速增長,至2018年已達近45萬億,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所以,我們身處天時地利人和兼具的時代和地域,眼前擺著的是全球市場最為巨大的蛋糕。
再回到綠色產業基金。新能源能夠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投資機會也從供給端,即我們現在著眼更多的產業端走向需求端,也就是傳導到消費。其實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就可以看到這一態勢,包括我們也已經布局的BIPV為代表的建筑領域,這些未來與民生相關的消費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第一步,綠色產業進入政府-企業-公眾共同治理模式;
第二步,從政策-投資驅動到政策-投資與技術三輪驅動,發展到綠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再發展到產業集中度持續提高,企業升級的縱向整合與跨行業的橫向整合相結合。
我們構建國興綠色產業基金的頂層框架也是基于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理解。為什么花篇幅介紹這些背景,因為這是頂層設計的關鍵,是在具體項目投資邏輯之上的背景,也就是我們要先基于這樣的行業/產業視角再去看要構建哪些核心的資源和能力,這些絕非單一投資機構能夠完成的,也絕非單一項目的指標判斷能夠完成的,最終依靠的是生態圈,所以在基金架構層面,我們會聯合地方政府/產業園區、上市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其他社會資本等。如果用一個通俗的描述來體現國興綠色產業基金的特色,那就是我們構建的不是一個以往意義上的單純的財務投資基金,甚至不是以往意義上的以單一基金管理團隊為核心、基金管理團隊的能力邊界為制約的產業基金,而是一個中國新能源行業甚至產業級別的生態共同體。
我想到兩個比喻,路由器和區塊鏈。路由器重要嗎?很重要,沒人不認可路由器在構建網絡過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為了聯通,最后要實現的是網絡的聯通,價值真正來自于網絡上源源不斷產生的數據和信息,這就是網絡的意義;另外一個是區塊鏈,國外很多發展得好的是公鏈,是去中心化完全平權的一個生態,但在中國,我們發現產業里落地較多的還是聯盟鏈。國興綠色產業基金在我看來就類似聯盟鏈,中心節點作為樞紐單位,但一個聯盟鏈生命力以及價值大小一定取決于這個鏈上的所有節點以及這個網絡未來的擴展性,所以,國興綠色產業基金要構建的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基于行業/產業高度的網絡體系,聯合產、政、學、研、金等各個方面,圍繞中國的核心科技創新圈層。全聯新能源商會有幾百家龍頭企業商會會員,這些企業就代表了全國新能源領域的核心產業資源。
為什么要強調生態對于新能源投資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資本最青睞投資的是資本效率高的產業,新能源產業天然具備這樣的優勢,反過來說,也造就了新能源產業是個高度資本依賴性的產業,也就是說對于新能源產業來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樣的高度資本依賴性就造成了產業發展更利好現在已經擁有資本優勢的產業巨頭,甚至利好之前不是新能源產業但已經具備資本優勢并且準備轉型的頭部企業。還是拿互聯網產業來類比,為什么說資本催生了這些互聯網巨頭,因為互聯網本就是高度資本依賴性的產業。當然,新能源產業比起互聯網產業又不完全一樣,它更復雜,其產業價值傳導機制鏈條更長,不像2C的互聯網產業,錢砸下去一定能見響,尤其當前這個階段,新能源產業中的一些新技術還是面臨“雞和蛋”的問題,即靠企業自身發展還沒有達到商業化能算得過來賬的臨界點,如果沒有資金和政策以及項目的支持和落地,可能又會延后產業化的進程。但作為投資方,如果前期不參與進去,等到后期真正實現產業化甚至快要實現產業化的時候再去投,就會發現已經不是一個適合投資的價格了,所以回到投資判斷來說,沒辦法像很多領域的投資一樣完全采用后驗的判斷思路,而是有點類似于共創的思路,也就是錢投進去幫助企業實現產業化,企業的發展軌跡也因為能夠融到資、融到多少資而產生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
第二、除了錢以外,還有政府、龍頭企業等生態,幫助基金投資標的企業實現訂單、應用場景、業績等方面的價值閉環。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扶持和落地了優秀企業,對于產業鏈的龍頭公司而言,強化或彌補了自身的產業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基金管理團隊只是一個把大家組織起來的中心點,最后價值的創造一定是整個生態體系的創造。總體來說,未來能夠在新能源領域投資并取得很好業績的機構一定是具備生態能力的機構,再開放一點來看,就是有可能未來的成功不一定是單一機構的成功,而是一個生態圈的成功,所以如果想要做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最好的思路一定是加入一個生態體系或者去構建一個生態體系。
既然已經預判了行業整合的趨勢,即使我們以一級市場創業企業投資為主,但我們也在主動擁抱巨頭,擁抱現在已經形成的行業龍頭,這里蘊含著大量的行業并購整合優化、提升行業整體效率以及資本獲利的巨大機會。我相信很多投資機構也在構建自己的生態,但依托于全聯新能源商會這一擁有眾多中國新能源發展最龍頭會員企業的組織,我們今天所要構建的生態必將是整個行業/產業級別的。而未來如果想讓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取得長期、系統性的成功和競爭優勢,享受這個時代和產業的發展紅利,請注意,這里說的是系統性的成功,不是某幾個項目的成功,那么最終能勝出的做法一定是在認知、資源甚至主動性地共建層面有系統性的思考和布局。
最后,用兩句話總結:當前處于新能源投資最好的時代,也處于長期的內卷趨勢的時代。破除內卷的方式唯有以技術突破化“存量競爭”為“增量創造”、以體系化量化“單打獨斗”為“抱團作戰”,以化“行業碎片化發展、重復投入”為“行業/產業/區域經濟集中力量辦大事整合發展”,這才是符合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相信總會有力量可以找到破局之路,我們也相信投資機構在這場盛宴中也必能摸索出屬于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